【概况】全县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0329家,其中:现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939户(食品生产企业29家,食品加工小作坊47户,食品销售1274户,公共餐饮单位373户、学校食堂58家、中央厨房1家、其他食堂5家,小餐饮店132家、食品小摊点20个);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741家(医疗机构256家、药品经营企业130家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19家、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236家);全县在册特种设备总量达2413台,在用特种设备1896台(锅炉70台、压力容器349台、电梯1264台、起重机械108台、大型游乐设施10台、厂内专用机动车辆95台),另有气瓶52397只、压力管道53公里。有非公经济党组织52个,组织关系隶属于本级党委的31个(党支部23个、联合党支部8),组织关系隶属于其他党(工)委的21个(党委2个,党支部19个),纳入党内统计企业80户,覆盖企业76户,覆盖率95%。
【食品安全监管】聚焦食品全链条监管,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包保责任制,压紧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“两个责任”,378名领导干部包保1877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,12个基层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发挥到位,172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和42名社会监督员全部融入基层监管网格。“陇上食安”智慧监管深度推进,5家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已建设产品电子追溯体系。持续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,积极引导地方特色的老字号餐饮店和“三小”升级经营单位入驻民乐古城民俗特色街、食尚老街小吃城和乐民新城美食步行街,全面打造特色餐饮集聚区,持续推动民乐特色美食业发展,全面助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,实现产业保安全与促发展互融共促。年内,打造创建食品安全示范街(区)2条、食品安全示范店21家、示范学校食堂7家、放心肉菜超市16家、放心消费街区3个、商场10户、个体经营户1260户。同时,指导成立民乐县餐饮商会,联合举行“倡导文明餐桌,制止餐饮浪费”倡议活动,传承中华民族节约光荣、浪费可耻的优秀饮食文化,持续弘扬地方餐饮文化、打造本土美食品牌,提升全县餐饮行业经营理念,积极构建“政府推动、行业自律、市场引导、社会协同、公众参与”的食品安全共治格局。
【商标产权保护】全年申请商标281件,注册商标129件,授权专利171件(其中发明专利15件)。至年底,全县拥有有效注册商标1251件,中国驰名商标3件,国际注册商标10件,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,有效发明专利120件,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.29件,高价值发明专利31件,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.63件,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,甘肃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家。年内查处商标侵权案件2起,罚款7000元;办结2起专利侵权纠纷案件,出具专利侵权行政裁决2份。
【行政审批】持续优化创新便民利企服务举措,积极提供“一站式”“零成本”服务,自觉当好企业的“店小二”和“贴心保姆”,助力企业快速起步发展,促进市场主体倍增,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。大力推行“上门办照、送照到家、免费邮寄”和企业首套印章免费刻制服务,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300户,其中:企业452户,个体工商户1821户,农民专业合作社27户,55户个体工商户成功转型为企业,为452户新开办企业免费发放印章2260枚,为企业节省成本15.14万余元,让企业实实在在享受到改革红利。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个体工商户年报率为98.91%、98.23%、99.51%,位居全市前列。“互联网+监管”和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统筹推进,年内认领“目录清单”863条,完善“检查实施清单”720条,检查清单完善率为100%。
【药品安全监管】增强抽检的靶向性,共抽检样品56个批次,合格率100%。全面实施中药材GAP示范建设基地创建,8家GAP示范建设企业通过初审公示,123家零售药店全部架设智慧云视频,1家药品批发企业和130家药品零售企业全部接入“码上放心”监管平台,重点品种数据传输(ERP)对接率达100%;2家县级医疗机构,14家镇卫生院,190家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完成“规范化药房”验收,通过率达86%;创建4家四星,6家三星药学健康服务示范点和10家化妆品质量提升能力管理示范店;查处“两品一械”违法案件25件,收缴罚没款16.02万元,向公安部门移送涉嫌销售假药案件2起。
【双打工作】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总目标,把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工作作为推进知识产权创造、保护和运用的重要举措,打防结合,标本兼治,紧盯重点领域、重点环节,加大投诉举报侵权假冒线索的查处力度,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,高效完成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侵权假冒各项任务。全年查处侵权假冒案件54起,案值11.02万元,上缴罚没款28.72万元。
【特种设备安全监管】全年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05家次,抽查特种设备1185台件,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32份,发现一般隐患104项,已全部整改完毕。发布《关于征集电梯安全违法行为线索的通告》《民乐县电梯质量安全和品质提升专项行动通告》《民乐县市场监管局关于全县电梯规范使用通告》,在用1136部电梯全面实现智慧监管。扎实开展燃气安全领域专项整治,登记液化石油气钢瓶45590只,液化石油气瓶充装单位全部完成气瓶追溯系统联锁控枪。190家单位的1766台设备录入安全负责人1241人,安全总监1749人,安全员1753人,配置完成率100%,牢牢守住了特种设备安全底线。
【产品质量安全监管】加强对9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的监管,开展煤炭、塑料制品、农资等产品专项治理,共抽检75个批次,合格率检查,对监管中发现的销售超过保存期限的燃气软管、销售无CCC认证标志的2户经营户立案处罚,罚款1400元。全县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。8家超市规范设置公平秤,9家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行业主体责任有效落实。民乐县被命名为第一批“甘肃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(县市)”。
【检验检测管理】充分运用现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施设备,以城区及乡镇大中小超市、小卖店、食杂店、农贸市场、餐饮服务单位等较高风险场所为重点区域,以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量大的预包装酱卤肉制品、蔬菜、水果、食用油等为检测对象,严格按照食品抽检规程及抽样要求进行亚硝酸盐、菌落总数、农药残留、非法添加剂残留等指标快检、抽检,并通过与标准参数对比,高效及时地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定性,年内完成监督抽检662个批次,完成年度计划的100.3%,合格628个批次,合格率95%;完成食品快速检测任务5528个批次,合格5489个批次,合格率99.29%。
【商事制度改革】按照《民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“证照分离”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实施方案的通知》要求,全面落实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,推进企业开办“一窗通办”,压缩办“照”时限,强化涉“证”涉“照”事中事后监管,让企业既能进得了市场的“大门”,也能入得了行业的“小门”。年内,共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557户,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299户、食品小经营店登记证499户、食品加工小作坊和食品小摊贩登记证22户;积极推进“多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改革,办理“多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的营业执照7940份;全力推进“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”改革,积极推行不见面审批,让数据多跑路,让群众少跑腿,实现企业设立申请、受理、核准、发照、公示等各个环节全程网上“无纸化”办理。全年办理无纸电子化营业执照9869份。
【创新执法机制】紧紧围绕食品药品、产品质量、特种设备、价格监管等热点领域,不断强化执法办案能力,拓展执法办案工作的广度和深度,依法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。全年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24件,罚没款达68万元,公布8期典型案例,1起案件被选为全省典型案例,2起案件被选为全市典型案例,有力震慑违法犯罪行为,营造宽松平等的市场准入环境、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、平安放心的消费环境与和谐文明的人文环境,全县市场监管各项工作运行良好,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。